•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1 内容:90

    心理学家:总觉得门没有上锁、东西没拿其实是一种病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江湖新秀
    武林盟主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身边总有这么一些人,在锁好房门以后,总会再次思考自己究竟锁了没锁,然后再度返回家中查看,外出旅游时也总是觉得自己东西没带全,一次又一次核对。

    其实这是一种病态表现,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强迫症。强迫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机械性的重复毫无意义的行为只会加重人的内耗与焦虑,也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当强迫症泛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时,患者往往会处于煎熬,痛苦中。

    心理学家:总觉得门没有上锁、东西没拿其实是一种病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爱重复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明知道这种行为是无意义的,却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强迫症的形成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

    一、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心理学术语,也被称为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主要以强迫行为与强迫思维为主的精神障碍类疾病。

    这类精神障碍类疾病会表现出强迫与反强迫并存,患者常常会体验到极其矛盾的心理,明知这样做毫无意义,还是有种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他们重复一些行为。

    心理学家:总觉得门没有上锁、东西没拿其实是一种病

    近些年来,不少数据表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与日俱增,约有1%~2%的人患有终身强迫症,大部分强迫症都多发于25岁之前。

    强迫症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这种思维是患者主观层面的意识,并不是来自于现实刺激。

    2.患者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极其矛盾的心理,一边抵制,一边又想重复该行为。

    3.做出重复性行为只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难以消除的焦虑与不安。

    4.这种想法与冲动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并且会给人带来一定负性情绪体验。

    二、强迫症的形成过程

    其次,在了解强迫症具体是什么以后,就能进一步探讨强迫症形成的过程。一般来说,强迫症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积累焦虑阶段,闯入性想法阶段与强化阶段。

    心理学家:总觉得门没有上锁、东西没拿其实是一种病

    积累焦虑阶段

    这其实很好理解,在出现一些强迫思维与想法时总会伴随一定的焦虑状态,这种负性情绪体验就像肥料一般会让强迫症越发“强壮”。当焦虑的体验与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那么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办法去解决与缓解自身的焦虑,而焦虑的起源就是因为我们可能门没锁好,手没洗干净。

    明知这些是无意义的焦虑,但是如果不去缓解它,如果不去重复这个行为,那么患者体验到的焦虑也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分散患者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注意力。

    那么这种焦虑一般会有现实起因,比如以前门可能真的没锁好过,以前没洗手吃饭被父母训斥过,然而这些事情过去之后,你的焦虑却没有消失。

    心理学家:总觉得门没有上锁、东西没拿其实是一种病

    闯入性想法阶段

    你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重复这些无意义的焦虑与行为,于是这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强迫症的形成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是闯入性想法,顾名思义这些想法和观念没有根据现实情境产生,大部分都是在无缘无故的情况突然出现的。

    那么你的焦虑是毫无根据的,为了让你的焦虑呈现出合理化的表现,因此你的自我防御机制就会把你这种不明原因焦虑找一个理由。

    那么这个时候你看到身边的现实事物,你就会开始把它们当做自己焦虑的对象,比如看到门就担心门没锁好,摸到狗就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狂犬病。

    心理学家:总觉得门没有上锁、东西没拿其实是一种病

    总而言之,你只是在为你的焦虑找一个宣泄口,然而你自己也清楚这种焦虑并没有任何意义,于是你的脑海里开始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就是否应该焦虑而产生辩论。

    那么这种辩论就会慢慢地把你带入第三个阶段。

    强化阶段

    你的辩论其实是在引导自己认为这个问题是值得关注与重视的,你将时间与精力花的越多在这个辩论之上,那么你的强化程度就更加严重。因为我们总会对辗转反侧思考过的问题难以放下,尤其是第二天清晨醒来,你的脑海中的焦虑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泛化。

    心理学家:总觉得门没有上锁、东西没拿其实是一种病

    在这个自我辩论的过程中,强迫症患者往往处于煎熬与矛盾之中,脑海中会有千奇百怪的预测,一边否定自己的无意义观念,一边又在为自己找理由继续焦虑。那么循环往复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慢慢强化着的时候,焦虑也会随之变多了,因此又开始迈入第一个阶段的积累焦虑,焦虑过程中那些千奇百怪的预测又循环到了第二个阶段。

    因此强迫症患者往往很难走出这种自我矛盾与煎熬之中,一旦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然而强迫症也并不是无药可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心理治疗。

    三、关于强迫症的治疗

    目前,心理学界在治疗强迫症方面广泛运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其次是森田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底层逻辑就是强迫症患者脑海里的不合理认知是患上强迫症的罪魁祸首。

    心理学家:总觉得门没有上锁、东西没拿其实是一种病

    一般来说,认知疗法会通过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强迫症治疗,即思维阻断法与暴露反应预防法。所谓的思维阻断法就是在强迫症患者有强迫性思维时,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或者是通过施加外部控制来阻断强迫思维。

    如果患者的注意力无法有效的转移到其他事物身上,那么就只能刻意地施加干扰,打断这种恶性循环。常见的外部控制可以通过闹铃来实现。不过闹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患者感到一定的紧张,在施加外部控制时一般都要进行一定的焦虑放松训练。

    心理学家:总觉得门没有上锁、东西没拿其实是一种病

    所谓的暴露反应预防就类似于一种脱敏训练,患者产生焦虑与是因为如果这件事未达成,会出现一定的不好的后果,而这种不好的后果往往也只是他们过度夸大。

    在治疗过程中让他们尝试不去做出这种强迫行为,并且让他们意识到即便是不重复这种动作在,也不会给自己带来过多的不好的影响,刻意地让他们进行反强迫行为。

    多次训练之后,患者的强迫思维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不过这种精神障碍类疾病还是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一般来说强迫症的治疗是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