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1 内容:90

    心理学:许多孩子一生最大的痛苦,是父母“太过完美”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江湖新秀
    武林盟主
    心理学:许多孩子一生最大的痛苦,是父母“太过完美”

    我作为心理治疗医生,主要工作就是重新当一回问诊的孩子的父母,提供“矫正性情感经验”。
    让他们无意中将早期的被伤害的感觉移情到我们身上,然后给出不同的回应——与他们童年期所得到的相比,更加体贴、更具共情的回应。
    但当我开始接待病人之后却发现,很多孩子最痛苦的,竟然不是爸妈做得太少。
     01 
    这些孩子什么都有
    但就是不快活
    头几个病人,几乎是教科书上的范本。当他们诉说不幸童年时,我毫不费力地就能将他们的伤心与成长经历联系起来。
    但很快,我遇到了一个例外,这个姑娘20多岁,聪慧美貌。
    她告诉我,之所以来咨询,是因为她“就是不快活”。
    她还说,令人沮丧的是,她找不出来自己到底是对什么不满。
    她明明有一对“棒极了”的父母,两个出色的手足,支持她的朋友,极佳的教育,很酷的工作,健康的身体,漂亮的房子。
    她的家族史上,没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病人。

    那为什么她老是失眠呢?
    为什么总是犹疑不定、怕犯错误、无法坚持自己的选择呢?
    为什么她认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评价的那样“惊人”、觉得“心中总有一个空洞”呢?

    我被难住了。
    这个案例里没有漠不关心的父亲、求全责备的母亲和其他放任自流、爱贬低人、杂乱无章的照料者,问题出在哪里?
    当我试图弄明白时,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类似的病人越来越多。
    我的沙发上坐满了二三十岁的成年人,自述患上忧郁和焦虑,很难选择或专注于某个令人满足的职业走向,不能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有种空虚感或缺乏目标感——但他们的爹妈无可指摘。
    恰恰相反,这些病人都说到他们是多么“崇拜”父母,说父母是自己在这世上“最贴心的朋友”。
    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甚至出钱让他们来接受心理治疗(当然也在替他们付房租和汽车保险),这让他们既愧疚又困惑。
    毕竟,他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无可抱怨!
    心理学:许多孩子一生最大的痛苦,是父母“太过完美”
     02 
    父母拼尽全力
    孩子却哭诉空虚
    起初,我很怀疑这些人的陈述。
    童年一般都不完美,那么,如果他们的童年很完美,为何会如此迷茫、不自信?这跟我学过的知识背道而驰。
    但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相信他们并无粉饰或曲解。
    他们真的拥有关爱备至的父母:

    给他们“发现自己”的自由;
    接送他们上学放学,陪他们做作业;
    当他们受欺凌或孤立时出手相助;
    在他们为数学发愁时及时请家教;
    掏钱让他们上吉他课(丧失兴趣时又允许他们放弃)
    不会简单粗暴地惩罚(运用“逻辑后果”来替代惩罚)……

    一句话,这些父母很“体贴”,投入地引导我的病人们顺利通过童年的种种考验和磨难。
    作为一个力不从心的妈妈,我常会在听病人陈述时,暗自奇怪这些伟大的父母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直到有一天,另一个问题浮现在我脑海:这些父母是否做得太多了?
    还有无数同样的人,都在努力地做好父母,就是为了今后我们的孩子不至于沦落到心理医生的沙发上,而我正在目睹这种养育手段的血肉后果。
    为了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养育,我们拼尽全力,而他们长大之后,却坐在心理医生的办公室,诉说他们感觉空虚、迷惑、焦虑。
    我读博士时,学院里的临床焦点在于缺乏父母体贴如何影响孩子,谁都没有想到问一问:
    如果父母过度体贴的话,这些孩子又如何呢?
     03 
    过度保护剥夺幸福感
    在美国,育儿一直是个争议话题,因为风险太大,而各派学说难有定论。
    在不同门派之间,一直剑拔弩张:亲密育儿派 VS 严格教导派,儿童中心派 VS 家长中心派,社会风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过,所有育儿法的根本目的是一样的:将孩子培养成未来充满幸福感的成年人。
    不过,近年来出现的变化是,人们对幸福的看法和定义不同了。
    如今,光是幸福还不够,你得更幸福。
    美国梦以及对幸福的追求已经从“寻求大致满足”变异为“你必须任何时候、各个方面都幸福”。
    “我幸福,”格雷琴·鲁宾在畅销书《幸福工程》中写道:“但我还应该更幸福。”这种追寻已经风靡全美,变成一场举国运动。
    那她到底应该幸福到什么程度?鲁宾也不确定。
    听上去她和我一些病人的情况完全一样:
    拥有绝佳的父母,英俊富有的丈夫,两个健康可爱的孩子,一大帮朋友,耶鲁大学法学学位和成功的自由撰稿事业……
    尽管如此,鲁宾仍不满意,“似乎缺了点什么”。
    为了消解这种空虚,她开始了一段“幸福旅程”:列出行动清单,每周一买3本新杂志,不断收拾衣橱。
    在付出整整一年努力之后,鲁宾承认她仍在挣扎。她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让自己更不幸福了。”
    接着,她揭示了所谓“成年的奥秘”之一:“幸福并不总让你感到幸福。”
    心理学:许多孩子一生最大的痛苦,是父母“太过完美”
     04 
    把幸福作为目标来追求
    只会导致灾难
    现代社会学研究支持了她的说法。
    “幸福作为生活的副产品,是很棒的一个东西,”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兹说,“但把幸福作为目标来追求,只会导致灾难。”
    现代很多父母正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这个目标,却适得其反。
    我和同事由此开始怀疑:
    会不会是父母在孩子小时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才剥夺了他们成年后的幸福感呢?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医生保罗·波恩说,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在临床实践中,波恩发现: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
    当孩子长大,面对正常的挫折,就以为事情严重出错了。
    当学步儿在公园里被石头绊到,刚刚倒地,还没来得及哭呢,一些父母就会飞扑过来,抱起孩子安慰。
    这事实上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不仅在游乐场,而且在生活中。
    如果你不让孩子体验那刹那间的困惑,给她一点时间,让她明白发生了什么(“噢,我跌倒了”)。
    让她先把握跌倒的挫折感,并且试图自己爬起来,她就不会知道难受是什么感觉,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些孩子上大学时,会因为最小的麻烦向父母求救,而不会自己找办法解决问题。
    假如,当孩子被石头绊倒,父母允许她自己恢复一秒钟,再去安抚她的话,孩子就学习到:

    “刚才有一秒钟挺吓人的,但我现在没事儿了。如果有不快的事情发生,我能自己摆平。”

    波恩说,多数情况下,孩子会自己应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远弄不懂这一点,因为他们忙于在孩子不需要保护时,过早伸出援手。
    这让我回忆起自己,当儿子在沙坑里摔倒时,一个箭步冲上前。
    回忆起儿子四岁时,我一个朋友死于癌症,我当时第一想法是:不能告诉他。
    毕竟他都不知道她病了。
    而且我读过的所有育儿书都说,得知亲友的死讯对于孩子来说太可怕了。
    最终,我把真相告诉了儿子。他问了很多问题,但并未因为震惊而昏倒。
    总之,用波恩的话说,我对儿子的信任,让他更加信任我,并最终更有安全感。
    通过告知他这件事,我传达了一个信息:我相信他可以忍受悲伤和焦虑,而我会在一旁帮助他度过难关。
    如果不告诉他,则传达了另外一种信息:
    我觉得他处理不了难受。而这正是很多成人每天以隐含的方式向孩子传达的信息。
    心理学:许多孩子一生最大的痛苦,是父母“太过完美”
     05 
    孩子不喜欢同车的同学
    父母就亲自开车送他上学
    哈佛大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

    “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他解释说,“你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孩子也需要接触挫折、失败和挣扎。
    我认识这样的父母:一旦孩子没有入选棒球队或者在全校演出里获得角色,他们就给学校打电话抱怨。
    还有一个孩子,说他不喜欢跟他一起乘车上学的另外一个孩子,而父母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容忍他人,而干脆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
    这些孩子直到青春期都没有体验过任何困苦。所谓文明,就是学会适应不够完美的情况,但父母常常遇到不快即刻出手,为孩子铺平道路。”

    洛杉矶临床心理师温迪·莫格尔,10年前出版了《放下孩子》一书后,成为美国多所学校的顾问。
    她告诉我,过去几年间,“茶杯”式新生越来越多——他们是如此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
    “父母出于好意,在其整个童年期替他们消化掉了所有的忧虑,”莫格尔评论说,“结果他们长大后不知如何面对挫折。”
     06 
    大学聘用的“家长驱逐员”
    “即便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父母,你还是会经历不那么开心的时光”。
    洛杉矶家庭心理师杰夫·布卢姆说:

    “一个孩子应该体验正常的焦虑,才会有适应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更加独立,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好准备。”

    布卢姆相信,我们很多人根本舍不得孩子离开,因为我们依赖他们来填补自己生活中的感情空洞。
    不错,我们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时间、精力和财富,但那是为了谁?
    “我们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并认为这是最佳育儿之道,”布卢姆说着叹了一口气。
    《纽约时报》一篇文章中,路易斯安那州一名妈妈瑞内·巴彻,描述了送女儿去美国东北部上大学后她的空虚感。
    巴彻本来想从其他身为人母的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安慰,没想到人家正忙着给孩子的大学宿舍买冰箱,或者冲回家帮助中学生孩子关电脑。
    于是巴彻也不时去女儿宿舍,找各种借口挑剔女儿的寓友,以帮忙搬家为由待上很久。
    开始她辩解说是为了女儿好,但最终承认:“人家所说的‘直升机父母’就是我这种人。”
    巴彻这样的妈妈并不罕见。
    莫格尔说,每年开学时,父母们赖在校园里不走,大学管理者不得不动用各种招数“驱赶”新生父母。
    芝加哥大学在开学典礼结尾时加了一曲风笛演奏——第一曲带领新生到下一个活动场合,第二曲意在把家长从孩子身边赶开。
    佛蒙特大学聘用了“家长驱逐员”,专门负责把紧跟不放的家长挡在门外。
    很多学校还指定了非正式的“家长接待院长”,专门对付难缠的成年人。
    近几年,有很多文章探讨为什么那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拒绝长大,但问题往往不在于孩子拒绝分离和个体化,而在于父母阻挠他们这样做。
    哈佛大学的肯德隆还观察到,由于我们比祖辈生的孩子更少,每个孩子都变得更加珍贵。
    与此同时,我们从孩子身上索求的也更多——更多陪伴,更多成就,更多幸福。
    在此过程中,无私(让孩子幸福)与自私(让我们自己高兴)界限越来越模糊。
    我回忆起和一名夏令营营长的对话。
    她当时在对我介绍我儿子那个年龄组的活动,当说到篮球、T-ball、足球等时,她飞快地说,“当然都是非竞赛性的,我们不鼓励竞赛。”
    我忍不住笑起来,竞赛原来是洪水猛兽啊,孩子们避之唯恐不及。
    我们采纳的,其实是“鱼和熊掌兼得”的态度:
    既渴望孩子取得高成就,同时又不要他们付出取得那种成就所必须的牺牲和挣扎。
    心理学:许多孩子一生最大的痛苦,是父母“太过完美”
     07 
    选择与安全感
    讽刺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自信与一个人将来会否开心关系不大,特别是当自信心来自不停的宽容和表扬,而不是来自真正的成就时。
    研究表明,能预示一个人将来是否充实和成功的是坚定性、适应性和接受现实检验的能力,具备了这些品性,人们才能顺利过日子。
    但现在,很多孩子没有机会学习这些品性。
    幼儿园老师简对此深有感受,她举例说:
    一位母亲送孩子来上学,她忙着签到时,孩子跑到一边玩,跟另一个孩子发生了冲突。
    她的孩子先拿到了卡车,但另一个孩子把它抢走了。
    俩人争吵了一会儿,那个孩子拿了一辆旧卡车扔给她的孩子。她的孩子看到取胜无望,也就接受了这种安排。
    但妈妈不干了,跑过去讲道理,说“这不公平”,要求那个孩子把卡车还回来。
    你看,孩子本来没事了,她的孩子很有适应性,但她破坏了这一切。

    “我们的确教孩子不要抢玩具,但这种事时有发生,孩子需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另外一位从教17年的幼儿园老师则说,这些年来,父母越来越多地干涉到孩子的成长之路。

    “入学后,孩子会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这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因为在某些时候,别人的感受的确比他们的更重要。”

    这位老师还说,还有很多父母,自以为设定了限制,事实上却没有。
    当孩子缠着要买冰淇淋,家长先是拒绝,几经谈判后却让了步。
    “每年都有家长找到我,问‘为什么孩子不听我的话?为什么她不能接受拒绝?’我会说,‘孩子之所以不能接受拒绝,是因为你们从来不拒绝。’”
    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兹认为,那些充满爱意的父母每天给孩子很多选择,结果却出乎意料。

    “我们这个时代的理念是:有选择是好的,选择越多越好,”他说,“但这不是事实。”

    当选择更少时,孩子更有安全感,更不焦虑。较少的选择帮助他们专注于某事,这正是日后生活所需要的。
    研究显示,专注于某项工作给人更大满足感,那些总是面对很多选择的人常常落在后面。
    施瓦兹告诉我,“我的意思不是说别让孩子尝试各种兴趣或者活动,而是应该理性地给予他们选择。
    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可以随时退出,如果不是百分之百感兴趣,可以去尝试其他。’那么,当他们长大后以同样的方式生活,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无数选择的同时,就向他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他们有资格过完美生活。
    恰如哈佛心理学家丹·肯德隆所言:

    “当他们感觉不爽,就会有另外一种选择摆在面前。”

    父母的焦虑之下潜藏着一种信仰,那就是:如果我们做对了,孩子不仅会成长为快乐的大人,而且会成为让我们快乐的成年人。
    这是一种误会,养育虽然重要,却不能胜过天性,而且不同的养育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孩子。
    我们可以让孩子接触艺术,但不能教给他们创意;
    我们可以保护他们免受下流同窗、糟糕成绩等各种因素的伤害,但在人生中他们总会遇到不快。
    事实上,在不遗余力为他们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只会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加艰难。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